[分 类]企业会计准则
[注:《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号)废止。废止依据:《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 2018-06-15)。]
《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号 2017.12.25)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解决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财务报告编制中的实际问题,规范企业财务报表列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针对201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财会[2017]13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的相关规定,我部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本通知要求编制2017年度及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金融企业应当根据金融企业经营活动的性质和要求,比照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相应调整。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
附件: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
资产负债表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资产
|
期末余额
|
年初余额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
期末余额
|
年初余额
|
流动资产:
|
|
|
流动负债:
|
|
|
货币资金
|
|
|
短期借款
|
|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
|
|
衍生金融资产
|
|
|
衍生金融负债
|
|
|
应收票据
|
|
|
应付票据
|
|
|
应收账款
|
|
|
应付账款
|
|
|
预付款项
|
|
|
预收款项
|
|
|
应收利息
|
|
|
应付职工薪酬
|
|
|
应收股利
|
|
|
应交税费
|
|
|
其他应收款
|
|
|
应付利息
|
|
|
存货
|
|
|
应付股利
|
|
|
持有待售资产
|
|
|
其他应付款
|
|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
|
持有待售负债
|
|
|
其他流动资产
|
|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
|
流动资产合计
|
|
|
其他流动负债
|
|
|
非流动资产:
|
|
|
流动负债合计
|
|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
|
非流动负债:
|
|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
|
长期借款
|
|
|
长期应收款
|
|
|
应付债券
|
|
|
长期股权投资
|
|
|
其中:优先股
|
|
|
投资性房地产
|
|
|
永续债
|
|
|
固定资产
|
|
|
长期应付款
|
|
|
在建工程
|
|
|
专项应付款
|
|
|
工程物资
|
|
|
预计负债
|
|
|
固定资产清理
|
|
|
递延收益
|
|
|
生产性生物资产
|
|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
|
油气资产
|
|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
|
无形资产
|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
|
开发支出
|
|
|
负债合计
|
|
|
商誉
|
|
|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
|
|
长期待摊费用
|
|
|
实收资本(或股本)
|
|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
|
其他权益工具
|
|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
|
其中:优先股
|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
|
永续债
|
|
|
|
|
|
资本公积
|
|
|
|
|
|
减:库存股
|
|
|
|
|
|
其他综合收益
|
|
|
|
|
|
盈余公积
|
|
|
|
|
|
未分配利润
|
|
|
|
|
|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
|
|
资产总计
|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
|
|
修订新增项目说明:
1.新增“持有待售资产”行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非流动资产及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处置组中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该项目应根据在资产类科目新设置的“持有待售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新增“持有待售负债”行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处置组中与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资产直接相关的负债的期末账面价值。该项目应根据在负债类科目新设置的“持有待售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利润表
会企 02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 目
|
本期金额
|
上期金额
|
一、营业收入
|
|
|
减:营业成本
|
|
|
税金及附加
|
|
|
销售费用
|
|
|
管理费用
|
|
|
财务费用
|
|
|
资产减值损失
|
|
|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
|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
|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
|
|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
|
|
其他收益
|
|
|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
|
|
加:营业外收入
|
|
|
减:营业外支出
|
|
|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
|
|
减:所得税费用
|
|
|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
|
(一)持续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
|
(二)终止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
|
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
|
|
(一)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
|
|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
|
|
2.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
|
|
……
|
|
|
(二)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
|
|
1.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
|
|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
|
3.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
|
|
|
4.现金流量套期损益的有效部分
|
|
|
5.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
|
|
……
|
|
|
六、综合收益总额
|
|
|
七、每股收益:
|
|
|
(一)基本每股收益
|
|
|
(二)稀释每股收益
|
|
|
修订新增项目说明:
1.新增“资产处置收益”行项目,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包括在本项目内。该项目应根据在损益类科目新设置的“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处置损失,以“-”号填列。
2.新增“其他收益”行项目,反映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等。
该项目应根据在损益类科目新设置的“其他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营业外收入”行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收益,主要包括债务重组利得、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该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营业外支出”行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等。该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新增“(一)持续经营净利润”和“(二)终止经营净利润”行项目,分别反映净利润中与持续经营相关的净利润和与终止经营相关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该两个项目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42 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相关规定分别列报。
现金流量表
会企 03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 目
|
本期金额
|
上期金额
|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
|
收到的税费返还
|
|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
|
支付的各项税费
|
|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
|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
|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
|
|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
|